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地震。唐山大地震灾情之严重,损失之巨大,世所罕见,被视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

《余震》张翎
发布时间:2018-07-12  来源:

2010年7月12日晚8点,备受瞩目的冯小刚新片《唐山大地震》在唐山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与此同时,该电影的原著小说《余震》也同期上市,它以文字的力量为更好地解读这部电影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余震》的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著名华人女作家张翎。她告诉记者,电影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震撼的力量,深深打动了她。

《余震》出来的时候,曾经有好几位国内一流的导演和我联系,表示对改编电影有兴趣。而最终选择冯小刚,是因为在我看来,他是中国极少数几个对文字和画面都把握得相当准确的导演之一。张翎说,冯导是一个很睿智的人,他对文学很有感觉,我们一直在作智慧上的交流。从最终的成品来看,当初选择是正确的。他确实能担当此任。

从未到过唐山、也未曾亲身经历过地震的张翎为何会写这样的一篇小说?张翎说,四年前七月末的一天,她在首都机场等候飞往多伦多的班机。班机因大雨推迟了一次又一次,百无聊赖的等待中,我想起了机场里的一家书店。那天书店里人极多,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将我轻轻地拨过人流,让我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高处的一本关于唐山大地震纪实类的书,这才猛然想起那天正是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的纪念日。

回到加拿大后,她仅用了五六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唐山大地震那年,身在温州老家的她还处在懵懂的年岁。可是那天在机场,三十年的时光和几千公里的距离一下子消失了,一些往事直直地杵到了我眼前。我被击中了,我感觉到了痛,痛通常是我写作灵感萌动的预兆。

张翎说,电影剧本对小说的改动还是比较大的。她的小说强调的是一个 “疼”字。但在电影里,疼痛被温暖所取代。《余震》书写在2006年,那时灾后儿童心理干预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话题。我就是想通过对疼痛淋漓尽致的描述,引起人们对灾后心理创伤的关注。

在张翎看来,小说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用两种视角展现同一个故事在影视改编中是非常正常的事。小说和电影都涉及了创痛和治愈,只是小说完成在汶川地震之前,而电影拍摄在汶川地震之后。小说结尾处写到了接受专业心理辅导之后的小灯,开始有了"推开心灵之窗"的可能性。电影把这个可能性拓展成现实,把小说的留白处充实了,而实现这个现实的契机,是汶川大地震。

《余震》被业内认为是至今写地震写得最好的小说,曾经多次获得过国内各种小说评奖。此次上市的中篇小说集《余震》还将《向北方》、《空巢》收入其中,它们均为张翎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