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省市动态
投资韧性建设,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防震减灾宣传走进东北电力大学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2:01:00 来源:吉林省地震局
打印 | 关闭 |
字体:[ ]
|
分享

10月14日上午,以“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主题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吉林市应急局、吉林市地震局、吉林地震监测中心站联合主办,船营区应急局与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共同承办,船营区街道、社区防震减灾分管负责人及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与,通过“知识科普+学术分享+实践体验”的多元形式,为在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防震减灾学习体验。

活动以政校座谈的形式正式拉开帷幕。双方就如何推广减隔震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会议室,地震局讲解员以科普讲座为开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并推广了地震预警小程序的安装与使用,从灾害类型、成因到地震预警及避险常识,层层递进地帮助参与者建立对灾害的科学认知,为后续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随后,参与者移步至东北电力大学电力基础设施安全评估与灾害防治吉林省重点实验室,讲解员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还原防灾减灾历史案例,直观展示不同灾害的特点与应对要点,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可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理解。





学术分享环节聚焦建筑防灾技术创新。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孔祥胜围绕“装配整体式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从专业角度剖析高性能材料和装配式结构对建筑韧性提升的效果;研究生赵威则介绍“既有建筑结构新型加固技术”,为老旧建筑的韧性提升改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两位学子的分享不仅展现了学校在防灾领域的学术积累,也为在场基层工作人员与师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交流桥梁。此外,学院防灾减灾志愿服务团成员戴卓然还展示了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的获奖成果,分享志愿服务中的防灾实践经验,传递了青年学子参与防灾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的“沉浸式体验”环节备受关注。在学校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的结构大厅,东北电力大学潘天林副教授带领参与者体验了先进的试验设备——地震模拟振动实验台,通过复现汶川地震的震动强度,让体验者直观体会了“真实地震”的感受,现场学习“伏地、遮挡、手抓牢”等地震避险技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应急能力。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者参观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东北电力大学的发展历程与科研贡献,进一步深化了对校园防灾文化的认同。

此次活动发挥高校学术研究与科研平台优势,密切关注基层防灾科普需求,依托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能力,为社区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搭建了多元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防震减灾宣传“6进+N”,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际行动落实“投资韧性建设”的理念,助力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震防处
初审:刘宏宇
复审:徐静思
终审:王军亮

版权所有:吉林省地震局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5788号        联系电话:0431-84538765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22010202000799号

网站标识码:bm53070001      访问量: